出入变化、往来盛衰,皆客气流行自然之道,实因人身五脏六腑之偏盛致之也。”太阴之经入腹,凡邪藏于中,则病为胀,故应十一月之气。
若是者,无复交通,阴阳并绝矣。又曰“肺主为哕”,盖寒气上逆而为哕气,病于胃而主于肺也。
薤,音械,根白如小蒜,似韭而无实。 此节脏俞,皆不甚合,存其文。
其寒者阳气少,阴气多,与病相益,故寒也。夫痹者,不通之谓也。
虽阳明行气于三阳,然亦赖脾气而后行,故曰“亦”也。濡脉,浮细无力,主气虚,亦主外受湿气。
脾土所以制水,土病则水反侮之;肺金所以生水,气病则水为不行,故寒结三阴则气化为水。盖言有所中者,谓之中外感也;无所中者,谓之属内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