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病喘而胸满,不可下之。舌白而薄者,外感风寒也,当疏散之。
刺入五分,灸三壮。干姜乃辛温横散之品,所以横散内郁之阳气而解散相合之寒邪者也。
从阳注阴者,还从阳治,阳道常饶,宜清宜泻,忌补忌温,故仲景于三阳证治除麻桂发表之外,凡一切外火传入之证,皆用青龙、白虎、承气、猪苓等汤,始终以存阴为主。凡香港脚上冲心者,不宜吐之。
气平则和,气盛则洪,气衰则微,气滞则涩,气缩则短,气亏则虚,气急则促,气大则长,气搏则浮,气郁则沈,气寒则迟,气而数,气结则歇止见矣。刺入四分,灸三壮。
其间二日而作者,机深以伏而发益迟,《内经》所谓阴邪内伏,阴与阳争不得出也。一名气原,一名玉泉。
若下后而满,则有结胸痞气之别。刺入三分,留六呼,灸三壮。